当前位置: 中华道藏 > 三洞真经 > 洞真上清经 > 大洞金华玉经
已校对

大洞金华玉经

经名:大洞金华玉经。撰人不详,约出於南北朝。系改编《雌一玉检五老宝经》而成。一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洞真部方法类。

夫得受大洞之诀,洞一上道雌一合变,当先诵帝君上愿、玄母八间金华隐书。斯乃九天帝君怀中禁书也。若传授弟子,当先告斋,前后各一日,又清斋一百日,乃得付之。中斋七十日、下斋三十九日,对斋苦行,而相传授焉。不审其人,无斋而传付者,经师当死,受者失两明焉。斋不苦切,经师当病,受者失口焉。施重於经师,防轻览也。灾加於弟子,慎口目矣。愆重祸於七世,患结生於冥考。若得此经,受便施行,不得愆犯懈替,宣泄之约,一如上法。馔经师於三斋,如奉君父焉。考幽室於闲林,如寂无人焉。存五神於紫房,如真灵之在焉。非君师、父子、兄弟之施者,必勿受矣,示虚真之物用,明守禁之难犯也。非君师、父子、兄弟之室者,必勿履矣。示止足之勿广,明隐逸之抱一也。非君师、父子、兄弟之服者,必勿服矣,示天亲之勿多,明盈溢以自裁也。研天精之妙觉,绝万累之近想,而至行彰於辛苦,绝迹同於无景,三餐足於山涧,密诚著於遂往。尔乃声驰於五老之室,德举於三清之上,保内凝於明玉,使衣巾鲜而不秽,念三元於泥丸,守九真於形宅,吐纳五华,呼吸玉液,朝暮求仙於空同,寝息启神於太漠,孜孜不倦,勤勤不释。如此之人,始可与言大洞之门户,预求道之妙想矣。奉之者登三晨,游太霄,违之者没三泉,入太幽。

夫传授之者,当令经诀再出,勿顿授者也。先授法诀者,欲令其施行存思,精炼五形,感念紫房,流秽荡情,专贞抱一,旦夕期灵。故大丹隐玄,号曰《金华经》,三元玉晨,是曰雌一精也。按存修雌一三年之后,乃又得诵《大洞真经三十九章》耳。今受此诀,亦得施行,施行诀事,必获神仙,不必俱持《大洞真经》 而一通之也。

夫存感笃诚,合真对景,三元见矣。自获此经,玄虚降授,黄老告符,运灵引曜,五老散华,空中受文,即登太无。

帝君十二愿篇目曰:愿天、愿地、愿风、愿云、愿阴、愿阳、愿太空、愿太无、愿太虚、愿大有、愿自生、愿生神也。玄母八门行间篇目曰:愿玄母与我俱生於生气之间,与我俱存於日月之间,与我俱保於九天之间,与我俱食於自然之间,与我俱饮於匏河之间,与我俱息於玉真之间,与我俱寝於仙堂之间,与我俱游於三玄之间。

兆在别室,常当读是经,不忘须臾,此为内愿帝君,开善八间者矣。今五岳诸仙,及神州仙女,犹酌琼浆而按珍果,说大愿,陈八间,期太素,奉三元,志霄晨,为玉真,拔七世,入广寒,岂况世中之庸猥,五浊之微贱者哉。当可替而修,闻而不为耶?夫形神虽精苦於生生,而七世有罪,而不解者,己亦必无仙冀也。是以须启大愿,陈八间,以释其积结耳。七考既福,兆乃可不死,不死者乃得道之宗本,为仙之根始,志行是业者,可不勉励於长存哉。

九天帝君十二上愿、九灵玄母八间神门文,回元五通,禳除世殃,上福七祖,身致神仙。静於密室,散香正烟,而读《大洞金华经》曰:

北极天皇,太一帝君,玉清紫虚,二景明圆,无上大道,太素三元,四方五老,六盖七晨,八上九灵,隐道回元,玄母五通,金华高仙,司命天师、主生大神,太微天炁,以醮因缘。上愿九玄,护魄扶魂,明真元炁,并来在身,仰招无上,五通大仙,俯逮无下,隐道回元,七世积罪,今为结散,受福南宫,洒香八门。愿天、愿地、愿风、愿云、四愿一合,定籍长生,天盖胎根,地助曜灵,神风八扇,景云流盈,我与帝君,同飚上清,观眄北玄,解带玉庭,庆加七祖,玄考科真,上愿四达,寿与日倾。中愿亦四,领理帝君书,愿阴、愿阳,愿太空,愿太无、三五明神,七九所居,帝君元父,定生之初,玉皇凝驾,常在我庐。我存紫房,泥丸桃康,凝阴固血,魂生太阳,灵空暎晖,太无履长,空无九炁,与我黄裳,七考介福,受仙南宫。下愿亦四,长生仙府,乃愿太虚,又愿大有,神存九天,形游真宇,帝君混合,徊游七九,祸去我室,福来我取,恶言消亡,顺言善愈。复愿自生,天地为父,复愿神生,和气为母,回元五通,有除罪垢,福冠七叶,超生弥久。愿言高皇,帝君合唱,唱音逸霄,八响万畅,灵翰逆冲,千真同偿,从劫至劫,常会十二庆。大哉帝君恩,万福回元。

又愿八间玄母,造神八间之唱,九灵洞眄。

上愿玄母,与我俱生於生气之间,得使紫景暎虚,天人合符,飞真凌羽,而我与之俱,天乐娱心,离脱百忧,七玄称庆,上灵所扶。

次愿玄母,与我俱存於日月之间,三光之际,大帝并轩,青旄绿盖,华軿绣帔,锦服玉带,携提五老,同宾四大,入晏华寒,出眄八外。

三愿玄母,与我俱保於九天之间,乃凝真圆曜,夷心内炼,炁溢灵堂,感神万千,身升九霄,考福重玄,散带空同,抚轮累天,吉享七世,更生为人,我保太真,与日同年。

四愿玄母,与我俱食於自然之间,永离三徒,长会自然,七宝玉粒,金丹紫芒,隐芝右掇,左拾夜光,凤胎虎沫,云琅琼霜,奇味一御,则身拂太空。

五愿玄母,与我俱饮於匏河之间,而流津万崖,既清且甘,回水玉精,灵润碧蓝,上注绝霄,流源神堂,横波郁踊,鼓扇太空,浮游浩清,饮嗽东蒙,高揖霞晨,奇乐沧浪,七考得仙,介福洋洋,体誓九河,所向咸康。

六愿玄母,与我俱息於玉真之间,浩哉上座,涧邈霄清,五老罗室,玉华告灵,西王飞轩,策羽流軿,与我俱息,九玄之庭,庆锺七考,受胎更生,身槃琼宇,神栖圆明。

七愿玄母,与我俱寝於仙堂之间,幽妙灵房,玄华四陈,朱宇凤构,光明映轩,金床玉榻,紫帷龙门,上坐玄皇,中席天真,我处其右,携带缠绵,大福七考,受书更生。

八愿玄母,与我俱游於三玄之间,乃逸辔太漠,回軿三玄,五老扶胥,王母比肩,舞轮神丘,停驾九天,定书太上,受位为真,雌一九混,从亿至千,洞经八响,七祖获仙,从劫至劫,常会八间。八间在何,永我因缘,五老降福,道德诜诜,万气上生,固保泥丸。愿言既毕,日月同年,大哉虚生,玄母动静,八门行间。

徊风大混合帝一之道存修九图

修本经,存祝名都毕,更闭两目,存此百神变成白气,如日烟之状,从玄虚中来入口中,郁郁良久,觉白气下,从下部孔中出,又从玉茎孔中出。又觉白气从两脚底、两手心中出,并冠缠一躯,上下手足,混合一身。

与白气同烟上下,不相见也。

良久,白气忽复变色,成紫云郁郁,又从我口中入头中,及至五藏间,充满腹内。

良久,紫云又从两足底、两掌心、大孔、玉茎孔中出,冠绕一体。

良久,郁然上下,与紫云合形,不相见也。

须臾,存紫云之气,充满左右及一室之内,又存见口中出风气之扇,紫云之烟乃回转,更相缠绕结。

忽成一真人,男形也,始生之状,长四分,号曰大洞帝一尊君,名父宁在,字合母精,是守死关之众神,回风混合,共成帝一之尊君也。

又存此尊君,来入我口中舌下,复从舌下径上升紫房六合宫,平坐,外向尊君,左手把兆五籍,右手把兆五符,尊君口之左边有日光,径九分,尊君口之右边有月光,径一寸,尊君口舌吐徊风之气,吹此日月之光,皆郁郁,或白色,或赤色,令光气下入兆五藏、六府、百节,一身之内,洞彻朗然,内外如白日之状。良久忘身,忽然事讫。

此图眉间略画形像,即存如第八图,大在紫房六合宫,即泥丸宫是六合。

乃心祝曰:

大洞帝一,太素尊灵,父宁母精,二合双成,百真大混,一徊始生,身结八烟,变胎元婴,日月宝光,洞我躯形,太一在上,与帝合并,泥丸保玉,五藏华明,长合日月,手执洞经,位为仙翁,神升上清,三十九章,金符羽庭。

此是徊风大混合帝一之道,毕也。万变百化,洞真太一之法,极尽於此矣。

夕夕常存大洞帝一尊君,在兆鼻下人中中央,白日常存在口内上齿之外,鼻下人中上唇之里也。尊君形皆当向外,坐立起居在意存之。存尊君口中衔日光,径九分,照明万丈,同朗兆身。夫一者,帝之真一也。一之所变,归一者也。读〔大〕洞真经时,亦存帝一尊君,在兆面前,以尊神口对兆之口间,令相向,听我读洞经之音,以散七世之结焉。

帝一尊君,讳父宁在,字合母精,日夕恒忆之勿忘,辟万试,灭千患,除恶魔,致神仙也。若兆体中有疾痛不宁处,急存帝一尊君,令口吐日光白气,熏我痛疾处,痛疾即愈也。

帝一尊君,形如始生之男,不着衣服,身长四分耳。所谓大混反胎,始形之真也。

大洞内法存修雌雄真一十三图

按九宫前后,逐宫相杳,向背遮影,不能对见,难以正面图画。今据排次第,即在右侧,作正面画却沉,若侧身画,即又存想不正。请存各宫真神,并面向前正坐,其中三真者,即二真相对,令如隐居注。首寸与明堂,共得一寸,虽正画成,亦系在右边也。精详存用,如经九年,白日升天。

大洞金华玉经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