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中华道藏 > 四辅真经 > 太清摄养经 >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
已校对

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

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三十四

 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

  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

  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

骨空论篇

黄帝问曰: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,以针治之奈何?

(始,初也。)

岐伯对曰:风从外入,令人振寒,汗出头痛,身重恶寒,

(风中身形,则腠理闭密,阳气内拒,寒复外胜,胜拒相薄,荣卫失所,故如是。)

治在风府,

(风府,穴也。在项上入发际同身寸之一寸宛宛中,督脉足太阳之会,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,若灸者可灸五壮。○新校正云:按风府注,《气穴论》、《气府论》中各已注,与《甲乙经》同,此注云督脉足太阳之会,可灸五壮者,乃是风门热府穴也。当云督脉阳维之会,留三呼,不可灸。乃是。)

调其阴阳,不足则补,有余则写。

(用针之道,必法天常,盛写虚补,此其常也。)

大风颈项痛,刺风府,风府在上椎。

(上椎,谓大椎上入发际同身寸之一寸。)

大风汗出,灸譩譆,譩譆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,厌之令病者呼譩譆,譩譆应手。

(譩譆,穴也。在肩膊内廉侠第六椎下两傍,各同身寸之三寸,以手厌之,令病人呼譩譆之声,则指下动矣,足太阳脉气所发,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,留七呼,若灸者可灸五壮,譩譆者因取为名尔。膊,音博。

从风憎风,刺眉头。

(谓攒竹穴也。在眉头陷者中脉动应手,足太阳脉气所发,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)

失枕在肩上横骨间。

(谓缺盆穴也。在肩上横骨陷者中,手阳明脉气所发,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,留七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,刺入深令人逆息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气府》注作足阳明,此云手阳明,详二经俱发於此,故王注两言之。)

折使揄臂齐肘正,灸脊中。

(揄读为摇,摇谓摇动也。然失枕非独取肩上横骨间,亦当正形灸脊中也。欲而验之,则使摇动其臂,屈折其肘,自项之下,横齐肘端,当其中间,则其处也,是曰阳关,在第十六椎节下间,督脉气所发,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○新校正云:详阳关穴,《甲乙经》无。)

䏚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,刺譩譆。

(䏚,谓侠脊两傍空软处也。少腹,齐下也。)

腰痛不可以转摇,急引阴卵,刺八髎与痛上,八髎在腰尻分间。

(八或谓九,验《真骨》及《中诰孔穴经》正有八髎无九髎也。分,谓腰尻筋肉分间陷下处。)

鼠瘘寒热,还刺寒府,寒府在附膝外解营。

(膝外骨间也。屈伸之处,寒气喜中,故名寒府也。解,谓骨解。营,谓深刺而必中其营也。)

取膝上外者使之拜。取足心者使之跪。

(拜而取者,使膝外1空开也。跪而取之者,令足心宛宛处深定也。)

任脉者,起於中极之下,以上毛际,循腹里上关元,至咽喉,上颐循面入目。

(新校正云:按《难经》、《甲乙经》无上颐循面入目六字。)

冲脉者,起於气街,并少阴之经,

(新校主云:按《难经》、《甲乙经》作阳明。)

侠齐上行,至胸中而散。

(任脉、冲脉者,奇经也。任脉当齐中而上行,冲脉侠齐两傍而上行。然中极者,谓齐下同身寸之四寸也。言中极之下者,言中极从少腹之内上行,而外出於毛际而上,非2谓本起於此也。关元者,谓齐下同身寸之三寸也。气街者,穴名也。在毛际两傍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也。言冲脉起於气街者,亦从少腹之内,与任脉并行,而至於是乃循腹也。何以言之?《针经》曰:冲脉者,十二经之海,与少阴之络起於肾下,出於气街。又曰:冲脉任脉者,皆起於胞中,上循脊里,为经络之海;其浮而外者,循腹各行会於咽喉,别而络唇口。血气盛则皮肤热,血独盛则渗灌皮肤,生毫毛。由此言之,则任脉乃3从少腹之内上行,至中极之下,气街之内,明矣。○新校正云:按气街与《气府论》、《刺热篇》、《水热穴篇》、《刺禁论》等注重,文虽不同,处所无别,备注《气府论》中。)

任脉为病,男子内结七疝,女子带下瘕聚。冲脉为病,逆气里急。督脉为病,脊强反折。

(督脉,亦奇经也。然任脉冲脉督脉者,一源而三歧也,故经或谓冲脉为督脉也。何以明之?今《甲乙》及古《经脉流注图经》以任脉循背者,谓之督脉,自少腹直上者谓之任脉,亦谓之督脉,是则以背腹阴阳别为名目尔。以任脉自胞上过带脉贯齐而上,故男子为病,内结七疝,女子为病,则带下瘕聚也。以冲脉侠齐而上,并少阴之经,上至胸中,故冲脉为病则逆气里急也。以督脉上循脊里,故督脉为病则脊强反折也。)

督脉者,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廷孔,

(起,非初起,亦犹任脉冲脉起於胞中也,其实乃起於肾下,至於少腹则下行於腰横骨围之中央也。系廷孔者,谓窈漏,近所谓前阴穴也。以其阴廷系属於中,故名之。)

其孔,溺孔之端也,

(孔,则窈漏也。窈漏之中,其上有溺孔焉。端,谓阴廷在此溺孔之上端也,而督脉自骨围中央则至於是。)

其络循阴器合篡间,绕篡后,

(督脉别络,自溺孔之端,分而各行,下循阴器,乃合篡间也。所谓间者,谓前阴后阴之两间也。自两间之后,已复分而行,绕篡之后。)

别绕臀,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,合少阴上股内后廉,贯脊属肾,

(别,谓别络分而各行之於焦也。足少阴之络者,自股内后廉贯脊属肾,足太阳络之外行者,循髀枢络股阳而下;其中行者,下贯臀,至腘中与外行络合。故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合,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也。○新校正云:详各行於焦,疑焦字误。)

与太阳起於目内眦,上额交巅上,入络脑,还出别下项,循肩膊内,侠脊抵腰中,入循膂络肾;

(接绕臀而上行也。)

其男子循茎下至篡,与女子等;其少腹直上者,贯齐中央,上贯心入喉,上颐环唇,上系两目之下中央。

(自与太阳起於目内眦下至女子等,并督脉之别络也。其直行者,自尻上循脊里而至於鼻人也。自其少腹直上,至两目之下中央。并任脉之行,而云是督脉所系。由此言之,则任脉冲脉督脉,名异而同一体也。)

此生病,从少腹上冲心而痛,不得前后,为冲疝。

(寻此生病正是任脉,经云为冲疝者,正明督脉以别主而异目也。何者?若一脉一气而无阴阳之异主,则此生病者当心背俱痛,岂独冲心而为疝乎。)

其女子不孕,癃痔遗溺嗌干。

(亦以冲脉任脉并自少腹上至於咽喉,又以督脉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,故不孕癃痔遗溺嗌干也。所以谓之任脉者,女子得之以任养也,故经云此病其女子不孕也。所以谓之冲脉者,以其气上冲也,故经云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也。所以谓之督脉者,以其督领经脉之海4也。由此三用,故一源三歧,经或通呼,似相谬引,故下文曰:)

督脉生病治督脉,治在骨上,甚者在齐下营。

(此亦正任脉之分也,冲任督三脉异名同体亦明矣。骨上,谓腰横骨上髦际中曲骨穴也,任脉足厥阴之会,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半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齐下,谓齐直下同身寸之一寸阴交穴,任脉阴冲之会,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,若灸者可灸五壮。)

其上气有音者,治其喉中央,在缺盆中者。

(中,谓缺盆两间之中天突穴,在颈结喉下同身寸之四寸中央宛宛中,阴维任脉之会,低针取之,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,留七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)

其病上冲喉者,治其渐,渐者上侠颐也。

(阳明之脉,渐上颐而环唇,故以侠颐名为渐也,是为大迎。大迎在曲颔前骨同身寸之一寸三分陷中动脉,足阳明脉气所发,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,留七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)

赛膝伸不屈,治其楗。

(赛膝,谓膝痛屈伸蹇难也。楗,谓髀辅骨上,横骨下,股外之中,侧立摇动取之,筋动应手。楗,音健。

坐而膝痛,治其机。

(髋骨两傍相接处。)

立而暑解,治其骸关。

(暑,热也。若膝痛,立而膝骨解中热者,治其骸关。骸关,谓膝解也。一经云起而引解,言膝痛起立,痛引膝骨解之中也。暑、引二字其义则异,起、立二字其意颇同。)

膝痛,痛及拇指,治其腘。

(腘,谓膝解之后、曲脚之中委中穴,背面取之,脉动应手,足太阳脉之所入,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,留七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)

坐而膝痛如物隐者,治其关。

(关在腘上,当楗之后,背立按之,以动摇筋应手。)

膝痛不可屈伸,治其背内。

(谓大杼穴也。所在灸刺分壮,与《气穴》同法。

连胻若折,治阳明中俞髎。

(若膝痛不可屈伸,连胻痛如折者,则针阳明脉中俞髎也,是则正取三里穴也。)

若别,治巨阳、少阴荥。

(若痛而膝如别离者,则治足太阳少阴之荥也。足太阳荥,通谷也,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前陷者中,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,留五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足少阴荥,然谷也,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,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,留三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)

淫泺胫酸,不能久立,治少阳之维,

(新校正云:按《甲乙经》外踝上五寸,乃足少阳之络,此云维者,字之误也。)

在外踝5上五寸。

(淫泺,谓似酸痛而无力也。五寸一云四寸。《中诰图经》外踝上四寸无穴,五寸是光明穴也。足少阳之络,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,留十呼,若灸者可灸五壮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甲乙经》云:刺入六分,留七呼。)

辅骨上横骨下为楗,侠髋为机,膝解为骸关,侠膝之骨为连骸,骸下为辅,辅上为腘,腘上为关,头横骨为枕。

(由是则谓膝辅骨上、腰髋骨下为楗。楗上为机,膝外为骸关,楗后为关,关下为腘,腘下为辅骨,辅骨上为连骸。连骸者,是骸骨相连接处也。头上之横骨,为枕骨。)

水俞五十七穴者,尻上五行,行五,伏菟上两行,行五,左右各一行,行五,踝上各一行,行六穴。

(所在刺灸分壮,具《水热穴论》中,此皆是骨空,故《气穴篇》内与此重言尔。)

髓空在脑后五6分,在颅际锐骨之下,

(是谓风府,通脑中也。)

一在龈基下,

(当颐下骨陷中有穴容豆,《中语图经》名下赜。龈,音银。

一在项后中复骨下,

(谓瘖门穴也。在项发际宛宛中,入系舌本,督脉阳维之会,仰头取之,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,禁不可灸。)

一在脊骨上空,在风府上。

(上7谓脑户穴也。在枕骨上,大羽后同身寸之一寸五分宛宛中,督脉足太阳之会,此别脑之户,不可妄灸,灸之不幸令人瘖,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,留三呼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甲乙经》:大羽者,强间之别名。《气府》注云:若灸者,可灸五壮。)

脊骨下空,在尻骨下空。

(不应主疗,经阙其名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甲乙经》长强在脊骶端,正在尻骨下。王氏云:不应主疗,经阙其名。得非误乎?)

数髓空在面侠鼻,

(谓颧髎等穴,经不二指陈其处,小小者尔。)

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。

(谓大迎穴也。所在刺灸分壮,与前侠颐同法。)

两膊骨空,在膊中之阳。

(近肩髃穴,经无名。)

臂骨空在臂阳,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。

(在支沟上同身寸之一寸,是谓通间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甲乙经》去沟上一寸名三阳络,通间岂其别名欤!)

股骨上空在股阳,出上膝四寸。

(在阴市上伏菟穴,下在承楗也。)

胻骨空在辅骨之上端。

(谓犊鼻穴也。在膝髌下胻骨上侠解大筋中,足阳明脉气所发,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,灸者可灸三壮。)

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。

(经阙其名。)

尻骨空在髀骨之后,相去四寸。

(是谓尻骨上八髎穴也。)

扁骨有渗理凑,无髓孔,易髓无空。

(肩骨,谓尻间扁戾骨也。其骨上有渗灌文理归凑之,无别髓孔也。易,亦也。骨有空则髓有孔,骨若无孔髓亦无孔也。)

灸寒热之法,先灸项大椎,以年为壮数,

(如患人之年数。)

次灸橛骨,以年为壮数,

(尾穷谓之橛骨。)

视背俞陷者灸之,

(背胛8骨际有陷处也。)

举臂肩上陷者灸之,

(肩髃穴也。在肩端两骨间,手阳明蹻脉之会,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,留六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也。)

两季胁之间灸之,

(京门穴,肾募也。在髂骨与腰中季胁本侠脊,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,留七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)

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,

(阳辅穴也。在足外踝上辅骨前绝骨之端,如前同身寸之三分所,去丘虚七寸,足少阳脉之所行也,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,留七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甲乙经》云:在外踝上四寸。)

足小指次指间灸之,

(侠溪穴也。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间本节前陷者中,足少阳脉之所流也,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,留三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甲乙经》流当作留字。)

腨下陷脉灸之,

(承筋穴也。在腨中央陷者中,足太阳脉气所发也,禁不可刺,可9灸三壮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刺腰痛篇》注云:腨中央如外陷者中。)

外踝后灸之,

(昆仑穴也。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者中,细脉动应手,足太阳脉之所行也,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,留十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)

缺盆骨上切之坚动10如筋者灸之,

(经阙其名,当随其所有而灸之。)

膺中陷骨间灸之,

(天突穴也。所在灸刺分壮,与前缺盆中者同法。)

掌束骨下灸之,

(阳池穴也。在手表腕上陷者中,手少阳脉之所过也,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,留六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)

脐下关元三寸灸之,

(正在脐下同身寸之三寸,足三阴任脉之会,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寸,留七呼,若灸者可灸七壮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气府》注云刺可入一寸二分者非。)

毛际动脉灸之,

(以脉动应手为处,即气街穴也。)

膝下三寸分间灸之,

(三里穴也。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,胻骨外廉两筋肉分间,足阳明脉之所入也,刺可入身寸之一寸,留七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)

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,

(冲阳穴也。在足跗上同身寸之五寸骨间动脉,足阳明脉之所过也,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,留十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甲乙经》及全元起本足阳明下有灸之二字,并跗上动脉是二穴,今王氏去灸之二字,则见11二穴,今於注中却存灸之二字,以阙疑耳。)

巅上一灸之,

(百会穴也。在顶中央旋毛中陷容指,督脉足太阳脉之交会,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,若灸者可灸五壮。)

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,即以犬伤病法灸之,

(犬伤而发寒热者,即以犬伤法三壮灸之。啮,古结切。

凡当灸二十九处,伤食灸之。

(伤食为病,亦发寒热,故灸。○新校正云:详足阳明不别灸,则有二十八处,疑王氏去上文灸之二字者非。)

不已者,必视其经之过於阳者,数刺其俞而药之。

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三十四

 

1.外:顾本作“穴”。

2.非:原作“热”,据顾本改。

3.乃:顾本作“冲脉”。

4.海:原作“每”,据顾本改。

5.踝:原脱,据文义补。

6.五:顾本作“三”

7.上:顾本作“此”。

8.胛:原作“脾”,据顾本改。

9.可:顾本“可”上有“若灸者”三字。

10.动:顾本作“痛”。

11.见:顾本作“是”。
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