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中华道藏 > 四辅真经 > 太清摄养经 >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
已校对

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

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五

 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

  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

  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

阴阳应象大论篇

黄帝曰: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

(谓变化生成之道也。《老子》曰: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《易·系辞》曰:一阴一阳之谓道。此之谓也。)

万物之纲纪,

(滋生之用也。阳与之正气以生,阴为之主持以立,故为万物之纲纪也。《阴阳离合论》曰:阳与之正,阴为之主。则谓此也。)

变化之父母,

(异类之用也。何者?然鹰化为鸠,田鼠化为鴽,腐草化为萤,雀入大水为蛤1,雉入大水为蜃,如此皆异类因变化而成2者也。)

生杀之本始,

(寒暑之用也。万物假阳气温而生,因阴气寒而死,故知生杀本始,是阴阳之所运为也。)

神明之府也。

(府,官3府。言所以生杀变化之多端者,何哉?以神明居其中也。下文曰:天地之动静,神明为之纲纪。故《易·系辞》曰:阴阳不测之谓神。亦谓居其中也。○新校正云:详阴阳至神明之府,与《天元纪大论》同,注颇异。)

治病必求於本。

(阴阳与万类生杀变化,犹然在於人身,同相参合,故治病之道,必先求之。)

故积阳为天,积阴为地。

(言阴阳为天地之道者何以此。)

阴静阳躁,

(言应物类,运用之标格也。)

阳生阴长,阳杀阴藏。

(明前天地生杀之殊用也。神农曰:天以阳生阴长,地以阳杀阴藏。○新校正云:详阴长阳杀之义,或者疑之。按《周易》八卦布四方之义,则可见矣。坤者阴也,位西南隅,时在六月七月之交,万物之所盛长也,安谓阴无长之理。乾者阳也,位戌亥之分,时在九月十月之交,万物之所收杀也,孰谓阳无杀之理。以是明之,阴长阳杀之理可见矣。此语又见《天元纪大论》,其说自异矣。)

阳化气,阴成形。

(明前万物滋生之纲纪也。)

寒极生热,热极生寒。

(明前之大体也。)

寒气生浊,热气生清。

(言正气也。)

清气在下,则生飧泄;浊气在上,则生䐜胀。

(热气在下,则谷不化,故飧泄。寒气计在上,则气不散,故䐜胀。何者?以阴静而阳躁也。䐜,昌真切,肉胀起也。

此阴阳反作,病之逆从也。

(反,谓反覆。作,谓作务。反覆作务,则病如是。)

故清阳为天,浊阴为地;地气上为云,天气下为雨,雨出地气,云出天气。

(阴凝上结,则合以成云,阳散下流,则注而为雨,雨从云以施化,故言雨出地,云凭气以交合,故言云出天,天地之理且然4,人身清浊亦如是也。)

故清阳出上窍,浊阴出下窍;

(气本乎天者亲上,气本乎地者亲下,各从其类也。上窍,谓耳目鼻口。下窍,谓前阴后阴。)

清阳发腠理、浊阴走五藏,

(腠理,谓渗泄之门,故清阳可以散发。五藏为包藏之所,故浊阴可以走之。渗,所禁切。

清阳实四支,浊阴归六府。

(四支外动,故清阳实之。六府内化,故浊阴归之力。)

水为阴,火为阳。

(水寒而静,故为阴。火热而躁,故为阳。)

阳为气,阴为味。

(气惟散布,故阳为之。味曰从形,故阴为之。)

味归形,形归气,气归精,精归化。

(形食味,故味归形。气养形,故形归气。精食气,故气5归精。化生精,故精归化。故下文曰:)

精食气,形食味,

(气化则精生,味和则形长,故云食之也。)

化生精,气生形。

(精微之液,惟血化而成,形质之有,资气行营立,故斯二者,各奉生乎。)

味伤形,气伤精,

(过其节也。)

精化为气,气伤於味。

(精承化养,则食气,精若化生,则不食气。精血内结,郁为秽腐攻胃,则五味倨然不得入也。女人重身精化,百日皆伤於味也。)

阴味出下窍,阳气出上窍。

(味有质,故下流於便写之窍。气无形,故上出於呼吸之门。)

味厚者为阴,薄为阴之阳。气厚者为阳,薄为阳之阴。

(阳为气,气厚者为纯阳。阴为味,味厚者为纯阴。故味薄者,为阴中之阳,气薄者,为阳中之阴。)

味厚则泄,薄则通。气薄则发泄,厚则发热。

(阴气润下,故味厚则泄利。阳气炎上,故气厚则发热。味薄为阴少,故通泄。气薄为阳少,故汗出。发泄,谓汗出也。)

壮火之气衰,少火之气壮;

(火之壮者,壮已必衰。火之少者,少已则壮。)

壮火食气,气食少火;壮火散气,少火生气。

(气生壮火,故云壮火食气。少火滋气,故云气食少火。以壮火食气,故气得壮火则耗散。以少火益气,故气得少火则生长。人之阳气壮少亦然。)

气味辛甘发散为阳,酸苦涌泄为阴。

(非惟气味分正阴阳,然辛甘酸苦之中,复有阴阳之殊气尔。何者?辛散甘缓,故发散为阳。酸收苦泄,故涌泄为阴也。)

阴胜则阳病,阳胜则阴病。

(胜则不病,不胜则病。)

阳胜则热,阴胜则寒。

(是则太过而致也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甲乙经》作阴病则热,阳病则寒。文异意同。)

重寒则热,重热则寒。

(物极则反,亦犹壮火之气衰,少火之气壮也。)

寒伤形,热伤气;

(寒则卫气不利,故伤形。热则荣气内消,故伤气。虽阴成形,阳化气,一过其节,则形气破荡6。)

气伤痛,形伤肿。

(气伤则热结於肉分故痛。形伤则寒薄於皮腠故肿。)

故先痛而后肿者,气伤形也;先肿而后痛者,形伤气也。

(先气证而病形,故曰气伤形。先形证而病气,故曰形伤气。)

风胜则动,

(风胜则庶物皆摇,故为动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左传》曰:风淫末疾。即此义也。)

热胜则肿,

(热胜则阳气内郁,故洪肿暴作,甚则荣气逆於肉理,聚为痈脓之肿。)

燥胜则干,

(燥胜则津液竭涸,故皮肤干燥。)

寒胜则浮,

(寒胜则阴气结於玄府,玄府闭密,阳气内攻,故为浮。)

湿胜则濡写。

(湿胜则内攻於脾胃,脾胃受湿,则水谷不分。水谷相和,故大肠传道而注写也。以湿内盛而写,故谓之濡写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左传》曰:雨淫腹疾。则其义也。风胜则动至此五句,与《六元正纪大论》文重,彼注颇详。)

天有四时五行,以生长7收藏,以生寒暑燥湿风。

(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谓四时之生长收藏。冬水寒,夏火暑,秋金燥,春木风,长夏土湿,谓五行之寒暑湿燥风也。然四时之气,土虽寄王,原其所主,则湿属中央,故云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五气也。)

人有五藏化五气,以生喜怒悲忧恐。

(五藏,谓肝心脾肺肾。五气,谓喜怒悲忧恐。然是五气,更伤五藏之和气矣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天元纪大论》悲作思。又本篇下文,肝在志为怒,心在志为喜,脾在志为思,肺在志为忧,肾在志为恐。《玉机真藏论》作悲。诸论不同。皇甫士安《甲乙经·精神五藏篇》具有其说。盖言悲者,以悲能胜怒,取五志迭相胜而为言也。举思者,以思为脾之志也。各举之,则义俱不足,两见之,则互相成义也。)

故喜怒伤气,寒暑伤形;

(喜怒之所生,皆生於气,故云喜怒伤气。寒暑之所胜,皆胜於形,故云寒暑伤形。近取诸凡,则如斯矣。细而言者,则热伤於气,寒伤於形。)

暴怒伤阴,暴喜伤阳。

(怒则气上,喜则气下,故暴卒气上则伤阴,暴卒气下则伤阳。)

厥气上行,满脉去形。

(厥气,逆也。逆气上行,满於经络,则神气浮越,去离形骸矣。)

喜怒不节,寒暑过度,生乃不固。

(《灵枢经》曰:智者之养生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,和喜怒而安居处。然喜怒不常,寒暑过度,天真之气,何可久长。)

故重阴必阳,重阳必阴。

(言伤寒伤暑亦如是。)

故曰:冬伤於寒,春必病温;

(夫8伤於四时之气,皆能为病,以伤寒为毒者,最为杀厉之气,中而即病,故曰伤寒,不即病者,寒毒藏於肌肤,至春变为温病,至夏变为暑病。故养生者,必慎伤於邪也。)

春伤於风,夏生飧泄;

(风中於表,则内应於肝,肝气乘脾,故飧泄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生气通天论》云:春伤於风,邪气留连,乃为洞泄。)

夏伤於暑,秋必痎疟;

(夏暑已甚,秋热复收9。,两热相攻,故为痎疟。痎,瘦也。)

秋伤於湿,冬生咳嗽。

(秋湿既多,冬水复王,水湿相得,肺气又衰,故冬寒甚则为嗽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生气通天论》云:秋伤於湿,上逆而咳,发为痿厥。)

帝曰:余闻上古圣人,论理人形,列别藏府,端络经脉,会通六合,各从其经,气穴所发,各有处名,溪谷属骨,皆有所起,分部逆从,各有条理。四时阴阳,尽有经纪,外内之应,皆有表里,其信然乎?

(六合,谓十二经脉之合也。《灵枢经》曰:太阴阳明为一合,少阴太阳为一合,厥阴少阳为一合。手足之脉各三,则为六合也。手厥阴,则心包络10脉也。《气穴论》曰:肉之大会为谷,肉之小会为溪,肉分之间,溪谷之会,以行荣卫,以会大气。属骨者,为骨相连属处。表里者,诸阳经脉皆为表,诸阴经脉皆为里。○新校正云:详帝曰至信其然乎,全元起本及《太素》在上古圣人之教也上。)

岐伯对曰:东方生风,

(阳气上腾,散为风也。风者,天之号令,风为教始,故生自东方。)

风生木,

(风鼓木荣,则风生木也。)

木生酸,

(凡物之味酸者,皆木气之所生也。《尚书·洪范》曰:曲直作酸。)

酸生肝,

(生,谓生长也。凡味之酸者,皆先生长於肝。)

肝生筋,

(肝之精气,生养筋也。)

筋生心,

(《阴阳书》曰:木生火。然肝之木气,内养筋已,乃生心火。)

肝主目。

(目见日明,类齐同也。)

其在天为玄,

(玄,谓玄冥,言天色高远,尚未盛明也。)

在人为道,

(道,谓道化,以道而化,人则归从。)

在地为化。

(化,谓造化也。庶类时育,皆造化者也。)

化生五味,

(万物生,五味具,皆变化为母,而使生成也。)

道生智,

(智从正化而有,故曰道生智。)

玄生神。

(玄冥之内,神处其中,故曰玄生神。)

神在天为风,

(飞扬鼓拆11,风之用也,然发而周远,无所不通,信乎神化而能尔。)

在地为木,

(柔软曲直,木之性也。○新校正云:详其在天至为木,与《天元纪大论》同,注颇异。)

在体为筋,

(束络连缀,而为力也。

在藏为肝,

(其神,魂也。《道经义》曰:魂居肝,魂静则至道不乱。)

在色为苍,

(苍,谓薄青色,象木色也。)

在音为角,

(角,谓木音,调而直也。《乐记》曰:角乱则忧,其民怨。)

在声为呼,

(呼,谓叫呼,亦谓之啸。)

在变动为握,

(握,所以牵就也。○新校正云:按杨上善云:握忧哕咳栗五者,改志而有名,曰变动也。)

在窍为目,

(目,所以司见形色也。)

在味为酸,

(酸,可用收敛也。)

在志为怒。

(怒,所以禁非也。)

怒伤肝,

(怒伤肝者,虽志为怒,甚则12自伤。)

悲胜怒;

(悲胜怒者,悲则肺金并於肝木,故胜13怒也。《宣明五藏14气篇》曰:精气并於肺则悲。○新校正云:详五志云怒喜思忧恐,悲当云忧,今变忧为悲者,盖以恚忧而不解则伤意,悲哀而动中则伤魂,故不云忧也。)

风伤筋,

(风胜则筋络拘急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五运行大论》曰:风伤肝。)

燥胜风;

(燥为金气,故胜木风。)

酸伤筋,

(酸伤筋者,过节也。)

辛胜酸。

(辛胜酸者,辛,金味,故胜木酸也。)

南方生热,

(阳气炎烁故生热。)

热生火,

(钻燧改火,惟热是生。)

火生苦,

(凡15物之味苦者,皆火气之所生16也。《尚书·洪范》曰:炎上作苦。)

苦生心,

(凡味之苦者,皆先生长於心。)

心生血,

(心之精气,生养血也。)

血生脾,

(《阴阳书》曰:火生土。然心火之气,内养血已,乃生脾土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太素》血作脉。)

心主舌。

(心别是非,舌以言事,故主舌。)

其在天为热,

(暄暑炽燠,热之用也。)

在地为火,

(炎上翕赩,火之性也。赩,许极切。

在体为脉,

(通行荣卫而养血也。)

在藏为心,

(其神神也。《道经义》曰:神处心。神守则血气流通。)

在色为赤,

(象火也。)

在音为徵,

(徵谓火音,和而美也。《乐记》曰:徵乱则哀,其事勤。)

在声为笑,

(笑,喜声也。)

在变动为忧,

(忧可以成务。○新校正云:按杨上善云:心之忧,在心变动,肺之忧,在肺之志。是则肺主於秋,忧为正也。而心主於夏,变而生忧也。)

在窍为舌,

(舌,所以司辨五味也。《金匮真言论》曰:南方赤色,入通於心,开窍於耳。寻其为窍,则舌义便乖,以其主味,故云舌也。)

在味为苦,在志为喜。

(在味为苦者,苦,可用燥泄也。在志为喜者,喜,所以和乐也。)

喜伤心,

(虽志为喜,甚则自伤。)

恐胜喜;

(恐则肾水并於心火,故胜喜也。《宣明五气篇》曰:精气并於肾则恐。)

热伤气,

(热胜则喘息促急)

寒胜热;

(寒为水气,故胜火热。)

苦伤气,

(以火生也。○新校正云:详此篇论所伤之旨,其例有三,东方云风伤筋,酸伤筋,中央云湿伤肉,甘伤肉,是自伤者也;南方云热伤气,苦伤气,北方云寒伤血,咸伤17血,是伤已所胜;西方云热伤皮毛,是被胜伤已,辛伤皮毛,是自伤者也。凡此五方所伤,有此三例不同。《太素》则俱云自伤。)

咸胜苦。

(咸,水味,故胜火苦。)

中央生湿,

(阳气盛薄,阴气固升,升薄相合,故生湿也。《易义》曰:阳上薄阴,阴能固之,然后蒸而为雨。明湿生於固阴之气也。○新校正云:按杨上善云:六月四阳二阴,合蒸以生湿气也。)

湿生土,

(土湿则固,明湿生也。新校正云:按杨上善云:四阳二阴,合而为湿,蒸腐万物成土也。)

土生甘,

(凡物之味甘者,皆土气之所生也。《尚书·洪范》曰:稼穑作甘。)

甘生脾,

(甘生脾者,凡味之甘者,皆先生长於脾。)

脾生肉,

(脾生肉者,脾之精气,生养肉也。)

肉生肺,

(肉生肺者,《阴阳书》曰:土生金。然脾土之气,内养肉已,乃生肺金。)

脾主口。

(脾受水谷,口纳五味,故主口。)

其在天为湿,

(雾露云雨,湿之用也。)

在地为土,

(安静稼穑,土之德也。)

在体为肉,

(覆裹筋骨,充其形也。)

在藏为脾,

(其神意也。《道经义》曰:意托脾,意宁则智无散越。)

在色为黄,

(象土色也。)

在音为宫,

(官,谓土音,大而和也。《乐记》曰:官乱则荒,其君骄。)

在声为歌,

(歌,叹声也。)

在变动为哕,

(哕,谓哕噫,胃寒所生。○新校正云:详王谓哕为哕噫,噫,非哕也。按杨上善云:哕,气溯18也。哕,乙劣切。噫,乌界切。

在窍为口,

(口,所以司纳水谷。)

在味为甘,

(甘,可用宽缓也。)

在志为思。

(思,所以知远也。)

思伤脾,

(虽志为思,甚则自伤。)

怒胜思;

(怒则不思,胜可知矣。)

湿伤肉,

(脾主肉而恶湿,故湿胜则肉伤。)

风胜湿;

(风为木气,故胜土湿。)

甘伤肉,

(亦过节也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五运行大论》云:甘伤脾。)

酸胜甘。

(酸,木味,故胜土甘。)

西方生燥,

(天气急切,故生燥。)

燥生金,

(金燥有声,则生金也。)

金生辛,

(凡物之味辛者,皆金气之所生也。《尚书·洪范》曰:从革作辛。)

辛生肺,

(凡味之辛者,皆先生长於肺。)

肺生皮毛,

(肺之精气,生养皮毛。)

皮毛生肾,

(《阴阳书》曰:金生水。然肺金之气,养皮毛已,乃生肾水。)

肺主鼻。

(肺藏气,鼻通息,故主鼻。)

其在天为燥,

(轻急劲强,燥之用也。)

在地为金,

(坚劲从革,金之性也。)

在体为皮毛,

(包藏肤腠,捍其邪也。)

在藏为肺,

(其神魄也。《道经义》曰:魄神19肺,魄安则德修寿延。)

在色为白,

(白者,象金色也。)

在音为商,

(商谓金声,轻而劲也。《乐记》曰:商乱则陂,其官坏。)

在声为哭,

(哭,哀声也。)

在变动为咳,

(咳谓咳嗽,所以利咽喉也。)

在窍为鼻,

(鼻,所以司嗅呼吸。)

在味为辛,

(辛,可用散润也。)

在志为忧。

(忧,深虑也。)

忧伤肺,

(虽志为忧,过则损也。)

喜胜忧;

(喜则心火并於肺金,故胜忧也。《宣明五气篇》曰:精气并於心则喜。)

热伤皮毛,

(热从火生,耗津液故也。)

寒胜热;

(阴制阳也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太素》作燥伤皮毛,热胜燥。又按王注《五运行大论》云火有二别,故此再举热伤之形证。)

辛伤皮毛,

(过而招损也。)

苦胜辛。

(苦,火味,故胜金辛也。)

北方生寒,

(阴气凝冽,故生寒也。)

寒生水,

(寒气盛,凝变为水也。)

水生咸,

(凡物之味咸者,皆水气之所生也。《尚书·洪范》曰:润下作咸。)

咸生肾,

(凡味之咸者,皆先生长於肾。)

肾生骨髓,

(肾之精气,生养骨髓。)

髓生肝,

(《阴阳书》曰:水生木。然肾水之气,养骨髓已,乃生肝木。)

肾主耳。

(肾属北方,位居幽暗,声入故主耳。)

其在天为寒,

(凝20清惨冽,寒之用也。)

在地为水,

(清洁润下,水之用也。)

在体为骨,

(端直贞干,以立身也。)

在藏为肾,

(其神志也。《道经义》曰:志藏肾。志营则骨髓满实。)

在色为黑,

(象水色也。)

在音为羽,

(羽谓水音,沉而深也。《乐记》曰:羽乱则危,其音匮。)

在声为呻,

(呻,吟声也。)

在变动为栗,

(栗谓战栗,甚寒大恐,而悉有之。)

在窍为耳,

(耳,所以司听五音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金匮真言论》云:开窍於二阴。盖以心寄窍於耳,故与此不同。)

在味为咸,

(咸,可用柔耎也。)

在志为恐。

(恐,所以惧恶也。)

恐伤肾,

(恐而不已,则内感於肾,故伤也。《灵枢经》曰:恐惧而不解则伤精。明感肾也。)

思胜恐;

(思深虑远,则见事源,故胜恐也。)

寒伤血,

(寒则血凝,伤可知也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太素》血作骨也。

燥胜寒;

(燥从热生,故胜寒也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太素》燥作湿也。)

咸伤血,

(食咸而渴,伤血可知。新校正云:按《太素》血作骨。)

甘胜咸。

(甘,土味,故胜水咸。○新校正云:详自前岐伯对曰至此,与《五运行论》同,两注颇异,当并用之。)

故曰:天地者,万物之上下也;

(观其覆载,而万物之上下可知矣。)

阴阳者,血气之男女也;

(阴主血,阳主气,阴生女,阳生男。)

左右者,阴阳之道路也;

(阴阳间气,左右循环。故左右为阴阳之道路也。○新校正云:详间气之说,具《六微旨大论》中。杨上善云:阴气右行,阳气左行。谓此也。)

水火者,阴阳之征兆也;

(观水火之气,则阴阳征兆21可明矣。)

阴阳者,万物之能始也。

(谓能为变化生成之元始。○新校正云:详天地者至万物之能始与《天元纪大论》同,注颇异。彼无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一句,又以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代阴阳者万物之能始。)

故曰:阴在内,阳之守也;阳在外,阴之使也。

(阴静,故为阳之镇守;阳动,故为阴之役使。)

帝曰:法阴阳奈何?岐伯曰:阳胜则身热,腠理闭,喘粗为之俯仰,汗不出而热,齿乾以烦冤,腹满死,能冬不能夏。

(阳胜故能冬,热甚故不能夏。能,奴代切。下能夏形能并同上。

阴胜则身寒,汗出,身常清,数栗而寒,寒则厥,厥则腹满死,

(厥谓气逆。)

能夏不能冬。

(阴胜故能夏,寒甚故不能冬。)

此阴阳更胜之变,病之形能也。帝曰:调此二者奈何?

(调谓顺天癸性,而治身之血气精气也。)

岐伯曰:能知七损八益,则二者可调,不知用此,则早衰之节也。

(用,谓房色也。女子以七七为天癸之终,丈夫以八八为天癸之极。然知八可益,知七可损,则各随气分,修养天真,终其天年,以度百岁。《上古天真论》曰:女子二七天癸至,月事以时下。丈夫二八天癸至22;精气溢写。然阴七可损,则海满而血自下;阳八宜益,交会而泄精。由此则七损八益,理可知矣。)

年四十,而阴气自半也,起居衰矣;

(内耗故阴减,中干故气力始衰。《灵枢经》曰:人年四十,腠理始疏,荣华稍落,发斑白。由此之节言之,亦起居衰之次也。)

年五十,体重,耳目不聪明矣;

(衰之渐也。)

年六十,阴痿,气大衰,九窍不利,下虚上实,涕泣俱出矣。

(衰之甚矣。)

故曰:知之则强,不知则老,

(知,谓知七损八益,全形保性之道也。)

故同出而名异耳。

(同,谓同於好欲。异,谓异其老壮之名。)

智者察伺,愚者察异,

(智者察同欲之间,而能性道;愚者见形容别异,方乃效之。自性则道益有余,放23效则治生不足。故下文曰:放,妃两切。

愚者不足,智者有余,

(先行故有余,后学故不足。)

有余则耳目聪明,身体轻强,老者复壮,壮者益治。

(夫保性全形,盖由知道之所致也。故曰:道者不可斯须离,可离非道。此之谓也。)

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,乐恬澹之能,从欲快志於虚无之守,故寿命无穷,与天地终,此圣人之治24身也。

(圣人不为无益以害有益,不为害性而顺性,故寿命长远,与天地终。庚桑楚曰:圣人之於声色滋味也,利於性则取之,害於性则损之。此全性之道也。《书》曰:不作无益害有益也。)

天不足西北,故西北方阴也,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。

(在上故法天。)

地不满东南,故东南方阳也,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。

(在下故法地。)

帝曰:何以然?岐伯曰:东方阳也,阳者其精并於上,并於上则上明而下虚。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。西方阴也,阴者其精并於下,并於下则下盛而上虚,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。故俱感於邪,其在上则右甚,在下则左甚,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,故邪居之。

(夫阴阳之应天地,犹水之在器也,器圆则水圆,器曲则水曲,人之血气亦如是,故随不足则邪气留居之。并去声。

故天有精,地有形,天有八纪,地有五里,

(阳为天,降精气以施化,阴为地,布和气以成形。五行为生育之井里,八风为变化之纲纪。八纪,谓八岁25之纪。五里,谓五行化育之里。)

故能为万物之父母。

(阳天化气,阴地成形,五里运行,八风鼓折,收藏生长,无替时宜,夫如是,故能为万物变化之父母也。)

清阳上天,浊阴归地,

(所以能为万物之父母者何?以有是之升降也。)

是故天地之动静,神明为之纲纪,

(清阳上天,浊阴归地。然其动静,谁所主司?盖由神明之纲纪尔。上文曰:神明之府。此之谓也。)

故能以生长收藏,终而复始。

(神明之运为,乃能如是。)

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,下象地以养足,中傍人事以养五藏。

(头圆,故配天。足方,故象地。人事更易,五藏递迁,故从而养也。)

天气通於肺,

(居高故也。)

地气通於嗌,

(次下故也。嗌,伊昔切。

风气通於肝,

(风生木故也。)

雷气通於心,

(雷象火之有声故也。)

谷气通於脾,

(谷空虚,脾受纳故也。)

26气通於肾。

(肾主水故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千金方》云:风气应於肝,雷气动於心,谷气感於脾,雨气27润於肾。)

六经为川,

(流注不息故。)

肠胃为海,

(以皆受纳也。《灵枢经》曰:胃为水谷之海。)

九窍为水注之气。

(清明者,象水之内明。流注者,象水之流注。)

以天地为之阴阳,

(以人事配象,则近指天地以为阴阳。)

阳之汗,以天地之雨名之;

(夫人汗泄於皮腠者,是阳气之发泄尔。然其取类於天地之间,则云腾雨降而相似也。故曰阳之汗,以天地之雨名之。)

阳之气,以天地之疾风名之。

(阳气散发,疾风飞扬,故以应之。旧经无名之二字,寻前类例故加之。)

暴风28象雷,

(暴风鼓击,鸣转有声故也。)

逆气29象阳。

(逆气凌上,阳气亦然。)

故治不法天之纪,不用地之理,则灾害至矣。

(背天之纪,违地之理,则六经反作,五气更伤,真气既伤,则灾害之至可知矣。○新校正云:按上文天有八纪,地有五里,此文注中,理字当作里。)

故邪风之至,疾如风雨,

(至,谓至於身形。)

故善治者治皮毛,

(止於萌也。)

其次治肌肤,

(救其已生。)

其次治筋脉,

(攻其已病也。)

其次治六府,

(治其已甚也。)

其次治五藏。治五藏者,半死半生也。

(治其已成。神农曰:病势已成,可得半愈。然初成者获愈,固久者伐形,故治五藏者,半生半死也。)

故天之邪气,感则害人五藏;

(四时之气,八正之风,皆天邪也。《金匮真言论》曰:八风发邪,以为经风,触五藏,邪气发病。故天之邪气,感则害人五藏。)

水谷之寒热,感则害於六府;

(热伤胃及膀胱,寒伤肠及胆气。)

地之湿气,感则害皮肉筋脉。

(湿气胜30则荣卫之气31不行,故感则害皮肉筋脉。)

故善用针者,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,以右治左,以左治右,以我知彼,以表知里,以观过与不及之理,见微得32过,用之不殆。

(深明33故也。)

善诊者,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;

(别於阳者,则知病处;别於阴者,则知死生之期。)

审清浊,而知部分;

(谓察色之青赤黄白黑也。部分,谓藏府之位可占候处34。)

视喘息,听音声,而知所苦;

(谓听声之宫商角徵羽也,视喘息,谓候呼吸之长短也。)

观权衡规矩,而知病所主;

(权,谓秤35权。衡,谓星衡。规,谓圆形。矩,谓方象。然权也者,所以察中外;衡也者,所以定高卑;规也者,所以表柔虚;矩也者,所以明强盛。《脉要精微论》曰:以春应中规,言阳气柔软;以夏应中矩,言阳气盛强,以秋应中衡,言阴升阳降,气有高下;以冬应中权,言阳气居下也。故善诊之,用必备见焉。所主者,谓应四时之气所主,生病之在高下中外也。)

按尺寸,观浮沉滑涩,而知病所生以治。

(浮沉滑涩,皆脉象也。浮脉者,浮於手下也;沉脉者,按之乃得也;滑脉者,往来易;涩脉者,往来难。故审尺寸,观浮沉,而知病之所生以治之也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甲乙经》作知病所在,以治则无过。下无过二字续此为句。涩,音色。

无过以诊则不失矣。

(有过无过,皆以诊之,则所主治,无误失也。)

故曰:病之始起也,可刺而已;

(以轻微也。)

其盛,可待衰而已。

(病盛取之,毁伤真气,故其盛者,必可待衰。)

故因其轻而扬之,

(轻者,发扬则邪去。)

因其重而减之,

(重者,即减去之。)

因其衰而彰之。

(因病气衰,攻令邪去,则真气坚固,血色彰明。)

形不足者,温之以气;精不足者,补之以味。

(气,谓卫气。味,谓五藏36之味也。《灵枢经》曰:卫气者,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,肥腠理而司开阖。故卫气温则形分足矣。《上古天真论》曰:肾者主水,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,故五藏盛方能写。由此则精不足者,补五藏之味也。)

其高者,因而越之;

(越,谓越扬也。)

其下者,引而竭之;

(引,谓泄引也。)

中满者,写之於内;

(内,谓腹内。)

其有邪者,渍形以为汗;

(邪,谓风邪之气。风中於表,则汗而发之。渍,疾赐切。

其在皮者,汗而发之;

(在外,故汗发泄也。)

其慓悍者,按而收之;

(慓,疾也。悍,利也。气候疾利,则按之以收敛也。慓,必遥切。悍,音汗。

其实者,散而写之。

(阳实则发散,阴实则宣写。故下文云:)

审其阴阳,以别柔刚,

(阴日柔,阳日刚。)

阳病治阴,阴病治阳,

(所谓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,以右治左,以左治右者也。)

定其血气,各守其乡。

(乡,谓本经之气位。)

血实宜决之,

(决,谓决破其血。)

气虚宜引之。

,读为导,导引则气行条畅。○新校正云:按《甲乙经》作掣。)

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五

 

1.蛤:原作“鸠”,据顾本改。.

2.成:原作“蛤”,据顾本改。

3.官:顾本作“宫”。

4.然:原作“言”,据顾本改。

5.故气:此二字原脱,据顾本补。

6.破荡:顾本作“被伤”。

7.生长:原作“长生”,据顾本乙正。

8.夫:原作“失”,据顾本改。

9.收:顾本作“壮”。

10.络:原作“胳”,据文义改。

11.拆:顾本作“坼”。

12.则:原作“训”,据顾本改。

13.胜:原作“伤”,据顾本改。

14.藏:顾本无“藏”字。

15.凡:原作“生”,据顾本改。

16.生:原作“心”,据顾本改。

17.伤:原作“上”,据顾本改。

18.溯:顾本作“忤”。

19.神:顾本作“在”。

20.凝:原作“藏”,据顾本改。

21.兆:原脱,据顾本补。

22.至:原作“之”,据顾本改。

23.放:顾本作“仿”。

24.治:原作“始”,据顾本改。

25.岁:顾本作“节”。

26.雨:原作“谷”,据顾本改。

27.气:原脱,据顾本补。

28.风:顾本作“气”。下注文仿此。

29.气:原作“风”,据顾本改。

30.胜:原作“腾”,据顾本改。

31.气:原作“脉”,据顾本改。

32.得:原作“则”,据顾本改。

33.明:原作“则”,据顾本改。

34.处:原脱,据顾本补。

35.秤:原作“称”,据顾本改。

36.藏:原作“卫”,据顾本改。

目录